每日甘肅網無人機航拍白馬人表演面具舞“池哥晝”。(記者韋德占/攝)
每日甘肅網無人機航拍白馬人的迎賓儀式。(記者韋德占/攝)
熱情好客的白馬人舉行的迎賓儀式。(記者韋德占/攝)
白馬人小朋友身著獨特新奇的民族服飾參加民俗活動。(記者韋德占/攝)
白馬人身著民族服飾參加民俗活動鬧元宵。(記者韋德占/攝)
母親為兒子整理民族服飾。(記者屈雯/攝)
白馬人用其特色習俗鬧元宵。(記者屈雯/攝)
白馬人身著盛裝參加特色民俗活動。(記者屈雯/攝)
白馬人身著盛裝參加特色民俗活動。(記者屈雯/攝)
白馬人用其神秘而古的老習俗鬧元宵。(記者屈雯/攝)
白馬人表演面具舞“池哥晝”。(記者韋德占/攝)
丁酉上元節,隴南文縣鐵樓鄉草河壩村的白馬人頭戴沙嘎帽,身著色彩絢麗的節日盛裝,用自己神秘而古老習俗鬧元宵。池哥晝、山歌對唱、土琵琶彈唱、火圈舞等十余項民俗活動輪番上演。他們唱著祈福之歌,祈愿年豐人壽、戶族平安。
當地人告訴記者,“白馬”是古藏語,漢語意思為“藏族的兵”。相傳,在公元6世紀,吐蕃王朝的東征大軍在九寨溝一帶與唐朝的部隊兩軍相遇而戰。一場昏天黑地的短兵相接的激戰后,吐蕃王朝的軍隊以勝利而告終。但奇怪的是,這支打了勝仗的隊伍并沒有跟隨大部隊繼續前進,而是就地留守。整個東征結束后,大部分的士兵都相繼被召回故鄉,但這支隊伍卻沒有接到任何回家的指令,而被永遠地遺忘在了這片異鄉的土地上。時光飛逝,為了能夠永遠記住“藏兵”這個特殊的身份,他們給自己起了一個新的名字“白馬”,以便代代相傳,永世不忘自己的祖先。
白馬人的頭飾、發飾、胸飾、衣飾、腰飾直至腳飾都極其精致講究,從上到下構成了既完整又和諧的統一體,又集中體現了白馬人樂觀開朗的民族性格。每逢重大節日或者有貴賓到來,這里的白馬人都要身著民族盛裝出席。
除了其獨特新奇的民族服飾外,池哥晝更是讓人感覺頃刻之間便回到了古老的部落時代。每年的春節期間,這里的白馬藏族村村寨寨都有表演面具舞“池哥晝”的習俗。跳舞時,舞蹈者頭戴面具,扮成“池哥”“池母”“志瑪”“猴娃子”等模樣,挨家逐戶地歡跳,意在為村民驅鬼除惡、驅邪消災、避難免罪,以迎接新的一年吉祥和順。整個場面非常古樸豪放、莊重熱烈,既富有神秘氣氛,又充滿了濃厚的娛樂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