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少有人在野外見過雪豹。
這種被稱作“雪山之王”的貓科豹屬動物,平均活動海拔高度為3000—4500米。它喜歡沿著山脊線、峭壁或者山澗底部行走,其花色往往能和其所處環境完美融合,將自己隱蔽起來。
其實,雪豹似乎也并不怎么怕人,它只是不愿意和人靠得太近。在青藏高原,雪豹處在食物鏈頂端,它的舉手投足,都帶著股睥睨眾生的怡然。
“它是離神最近的生物。”這是紀錄片導演王鵬心中的雪豹。
10月23日是國際雪豹日。王鵬近期的主要工作,是為再次進山拍雪豹做準備。從2013年起,王鵬和伙伴進入甘肅鹽池灣國家自然保護區,開始了對雪豹曠日持久的追尋和拍攝。
想用鏡頭捕捉到雪豹的身影,絕非易事。當初決定拍雪豹,王鵬的理由很簡單——實現自己的職業理想和人生價值。“做的過程中我們才發現,太難了。”王鵬加重語氣,又說了一遍,“太難了。我們之前在里面呆了10個月,啥也沒拍到。”
凡是做過野外雪豹調查的人,都知道追尋這種神秘動物的苦。
“那些有雪豹的山啊,當你坐著欣賞的時候就是天堂,當你開始爬的時候就是地獄。”公益環保組織貓盟CFCA的工作人員曾這樣感慨。
雪豹是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是IUCN(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紅色名錄“易危”物種。根據WWF(世界自然基金會)提供的資料,全球60%以上的雪豹適宜棲息地及其種群分布在中國,但中國曾開展過雪豹研究或保護工作的雪豹棲息地,僅占到全部雪豹棲息地的不到20%。
畢竟,雪豹在我國分布于西藏、青海、新疆、甘肅、四川及內蒙古等省和自治區,其大部分棲息地人跡罕至,調研難度頗大。
至于雪豹的影像,更是稀少。
為了拍到雪豹,王鵬和團隊一度守在無人區。進入無人區是對物資補給的大考驗。團隊要先租越野車,再雇牧民的牦牛和馬,一次雇上二十頭左右,走上兩天,把所需物資運進山。
“很多人進去后,一晚上都呆不住,第二天就想跑。沒電沒網。晚上還有狼圍著你的營地嗷嗷亂叫。”
但對王鵬來說,最大的心理壓力,不是身處無人區的恐懼,而是拍不到東西的焦慮。“心里也想,耗這么長時間,要是拍別的紀錄片,都能拍好幾部了。”
王鵬被野牦牛追過,也因為山里連續下雨物資進不來斷過糧。好在他終于拍到了雪豹,還拍到了越來越多的雪豹。
不僅拍到,王鵬還救過雪豹。
追雪豹的日子久了,王鵬的身份,也悄然從紀錄片導演,變成了雪豹守護者。
在牧民聚集的區域,雪豹面臨的生存威脅是人獸沖突帶來的報復性獵殺。當雪豹的食物鏈條被破壞,難以在野外捕到食物時,它們就會鋌而走險,跳進牧民的羊圈。
王鵬的救助方式近乎樸實——當他發現有雪豹被抓,就會自掏腰包,補上牧民因牛羊被雪豹咬死遭受的損失,替雪豹“贖身”。
在阿尼瑪卿山甘青兩省交界處,王鵬團隊“贖”過三只雪豹。“我們能做的,就是碰到一只、救一只。”
除了獵殺,棲息地喪失也是對雪豹生存的巨大考驗。人類活動和全球氣候變暖,都讓雪豹的命運令人擔憂。
在我國,還有更多的政府相關部門、科研團隊以及民間組織,在高原之上,峭壁之間,追尋雪豹的蹤跡,制定相應的保護方案。
貓盟CFCA撰文稱,只要有一次真正意義上的全面調查,就可能得出一個傲視全球的結論——在全球大型食肉動物一片蕭條的情況下,中國雪豹或許仍有一個充滿希望的未來。
WWF則認為,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和國家對自然保護的不斷加強,中國有極大的潛力成為全球雪豹保護的引擎,擔當起引領雪豹保護的重任。
22日,王鵬發了三張雪豹的照片,來“獻給世界(國際)雪豹日”。他的野心是拍下雪豹的完整生命史。“片子拍好了,也能對雪豹保護起到一定作用。我希望,能有更多人去關注這個物種。”王鵬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