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白卡 圖片由本人提供
白卡,來自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2010年玉樹大地震前生活在草原牧區,是個傳統的藏族牧女。
十九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推動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發展,高度重視農村義務教育,辦好學前教育、特殊教育和網絡教育,普及高中階段教育,努力讓每個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對此,白卡每次提起都非常感慨,“這個太重要了”,她本人就是因為教育改變了命運。
【沒學上,想上學】
白卡小的時候生活在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玉樹縣(現玉樹市)哈希鄉云塔村,家里有年邁的奶奶和兩個小妹相依為命。
圖為牧民與牦牛 樊志強攝 來自中國西藏網圖庫
白卡每天要起得很早,趕著牛去放牧,遠遠爬過山坡尋找豐美的水草,還要滿山收撿牛糞。天黑之前她就要回到家,忙碌著打水、洗衣、做飯。當時用水不便,小白卡每次都要走到很遠的水源處,用小小的身軀把水背回來。厚重的衣服讓洗衣的小手都泡得通紅,幫奶奶做飯反倒成了比較輕松的事情了。她說,那時候“我沒有時間上學,條件也不允許”,但是一直很向往,“我知道在山那邊有個小學,我經常到附近去撿牛糞,在墻外面聽里面的老師教學生讀‘鵝鵝鵝,曲項向天歌’‘日照香爐生紫煙’……他們大聲讀,我也跟著大聲地念,有時候老師聽到聲音出來看,我就嚇得趕快跑開。”想起往事,白卡頗為驕傲,“雖然我沒上過學,可我都會念的,都學會了,現在還記得,一直沒忘記!”
【讀書的機會來了】
白卡16歲的時候,玉樹州金巴慈善會來鄉里招生。這個慈善會一直致力于發展藏區婦女兒童的衛生健康教育,可以教像白卡一樣的牧區女孩子學習各種技能。她聽說后,趕緊跑去報名,但很遺憾地錯過報到時間,失去了這次上學的機會。“我錯過了一個月,趕過去詢問的時候,說是已經招滿了,沒有機會了。我都哭了,但是沒辦法。奶奶老了,身體也不好,我非常想學醫”,白卡說。
從那以后,白卡一直就關注著金巴慈善會的招生消息。時隔三年后,她終于如愿進入了金巴學習。
圖為白卡學醫時的照片 圖片由本人提供
談起自己的母校,白卡充滿了感激:“金巴的所有工作人員,都是來自玉樹最基層的,非常了解基層農牧區群眾的實際情況。教學的課程都是針對牧區的貧困人員所需。牧區里面好多女人在生孩子的時候,孩子和媽媽都發生危險的情況特別多,所以學校專門教醫療衛生、婦幼保健知識,還有健康教育、基礎設施和衛生防疫知識。”經過在金巴三年的培訓和實踐,白卡成長了很多,她說,“我真正懂了很多道理,有了很多想法,知道了對錯,那個時候才有了走什么路,該怎么走這樣的想法。我所有的時間都沒有浪費。”從此,白卡成為一個醫護人員。
自己的親身經歷讓白卡看到了教育的重要性,因此對妹妹們的上學問題很重視。生活漸漸好起來后,有條件供兩個妹妹上學了,可是二妹不想上學,“她跟當初的我完全不一樣,簡直氣死我了。我多么渴望著上學啊,做夢都是能在學校聽老師講課、和同學讀書玩耍。還好小妹喜歡上學,現在已經畢業了”,白卡欣慰地說。
【來清華大學培訓】
對于一直都渴望學習的白卡來說,今年她最開心的事情莫過于來到全國最高學府之一的清華大學學習培訓。創辦了青年牧女商貿有限公司、專門研發和生產綠色健康食品曲克安噠(藏糖)的白卡作為藏族食品加工傳承人,成為了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精選出的近20名藏族傳統工藝傳承人之一,來到北京參加文化部、教育部“中國非遺傳承人群研修研習培訓計劃”。白卡說,清華很大,因為路不熟,只能用手機導航。在大學里的“占座文化”是必不可少的,牧民家庭出身的白卡,在清華補上了這一課。
圖為在清華美院聽課 宋家麗攝
研修課程為期1個月,課程內容很充實,針對不同的工藝門類進行了精心設計,還邀請了國內外專家和行業導師與傳承人深度互動。清華美院的老師鼓勵傳承人與美院師生、不同民族和地域的傳承人之間相互交流學習,開拓眼界,增進民族團結,為未來的合作打下基礎。白卡說,“我學到的不僅是專業的知識,更加豐富了我對‘傳承和創新’的認識,大大開拓了視野,讓我對傳揚民族文化更加有信心了。”(中國西藏網 文/王茜)